校企合作

西安工业大学

真实的环境、真实的数据,创新的教学模式

新工科

学校简介Introduction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创建于1955年,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军工配套项目,是兵器行业部署在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硕博培养层次完整的院校,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学校是国家“兵工七子”成员之一,是B8协同创新联盟(“中国兵器协同创新联盟”)发起者之一。目前,学校是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共建高校,通过了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具有武器装备承制资格,一大批成果应用在国防装备的关键领域。


合作背景BACKGROUND

随着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工大数据技术及应用将成为未来提升制造业生产力、竞争力、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是驱动产品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智能化、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支撑制造业转型和构建开放、共享、协作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的重要基础,对实施智能制造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西安工业大学为主动适应智能制造对大数据人才需求的新形势,以智能制造企业为蓝本,以“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为核心,规划建设工业机器人综合实训、工业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工业大数据实训等在内18个实践教学平台,来打造“功能完整、技术先进、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实践创新基地,满足覆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3个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并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专业基础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工业大数据应用型人才。


解决方案TOTAL SOLUTION

美林数据依托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在工业大数据行业丰富经验,在智造创新工场整体建设思路的基础上,配合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和课程改革,为西安工业大学建设了能融合智能创新工场完整制造产线的“有骨有肉有魂”的工业大数据实训平台,为智造创新工场提供了内核。

1

“骨”:为各专业提供模块化、多层次、交叉性、系统化的工业大数据实践创新平台,平台以高性能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多学科技术为基础,支持通过PLC/接口等方式将智造创新工场的真实产线数据接入平台。学生可围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集中实训以及自主探索应用,并为教师提供算法建模到可视化分析的一体化分析科研环境,让科研工作者能快速洞察数据的深层次规律。通过平台建设打造了学校内部跨学科交流学习、探索创新的开放空间。


“肉”:基于美林数据上千个实践落地项目,精选各行业典型应用场景,聚焦真实业务问题,匹配教学实训目标,提供丰富的项目实训案例教学资源,每个项目案例内置真实的企业数据,让学生通过产业真实应用场景进行实战演练,培养学生数据思维与解决业务问题的能力。


“魂”:提供成熟的方法论支撑,结合CRISP-DM方法论对智造创新工场实验过程进行复现,形成完整实验案例。并支持教师将科研课题成果转化为实训项目案例,让科研反哺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成果。

建设成果CONSTRUCTION RESULTS

打造人才培养共享实训基地

基于创新工厂,核心满足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等专业实习实训需求。同时可支持该校仪器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电气类、自动化类、材料类、工业工程类、计算机类等学校相关专业开展跨学科交流学习和实践实训。也为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相关智能制造从业人员培养提供基础支撑。

助力实训课程群形成

提供了丰富的基于真实项目应用场景的教学实训案例资源,并通过CRISP-DM方法论实现了智造创新工场生产环节案例资源的持续沉淀,为构建“通识认知-操作验证-设计优化-开发创新”能力进阶为主线的实践课程群提供了资源支撑。

纵向课题的科研创新

公司组建专家团队与学校技术团队围绕智能制造及大数据,在智能化工厂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双师制模式强化师资建设,通过项目科研,提高学校技术团队对产业化项目的参与能力;共同开展区域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输出产业发展白皮书。

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

以创新工厂作为载体,联合本地企业团队,充分利用行业企业工程师智力资源,服务地方经济与产业发展。

网站地图
实训科研平台
教学管理
课程资源
课程实践
实验管理
数据资源管理
项目实训
大数据分析科研
人工智能
应用场景
教学实践实验室
项目实训实验室
产业应用
制造
电力
煤炭
水利水务
金融
政务
教育生态
合作高校
产业合作
专家团队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
Tempo云社区
名师课堂
项目实训实战课堂
关于美林
美林数据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